首页 资讯 正文

《城市风华录》福州篇播出 央视“风华团”来榕享福气

体育正文 126 0

《城市风华录》福州篇播出 央视“风华团”来榕享福气

《城市风华录》福州篇播出 央视“风华团”来榕享福气

游客(yóukè)打卡三坊七巷“爱心树” 7日晚,CCTV-1推出(tuīchū)大型季播节目《城市风华录》福州篇。央视总台(zǒngtái)主持人朱广权、张舒越携手福州大学教授王文奎、演员刘涛组成“风华团”,在山海之间开启一场福气满满的“寻福记(xúnfújì)”。 “门帘榕”万千气根垂落,织就(zhījiù)天然门帘;“寿岩榕”根系(gēnxì)环抱寿石,刻录道光年间祝寿盛景;“中国塔榕”与罗星塔(luóxīngtǎ)相守(xiāngshǒu)百年,为(wèi)往来船只指引方向;“双抛合抱榕”深情相拥,在小巷上演“恩爱现场”……“风华团”以“1000+(1000多个特色各异的公园)”为线索,探寻榕树的奥秘。 种榕树(róngshù)(róngshù)是福州人的“祖传爱好”。早在唐宋时期,福州就大规模种植(zhòngzhí)榕树。王逵、蔡襄、程师孟等多位官员(guānyuán)主政福州期间都曾倡导植榕。将福州种植榕树的传统发扬光大的,是北宋的张伯玉。他推行“编户植榕”政策,鼓励并引导民众广泛种植榕树。 据统计,福(fú)州市区现有(yǒu)榕树16万棵以上,树龄在百年以上的有近千棵。这些年来(zhèxiēniánlái),福州不仅让城市融入公园,还把“山水福”“生态福”送到居民身边,更以“数字(shùzì)+园林”等方式(fāngshì)赋能“千园之城”。城市与市民的双向奔赴,也是福州连续荣膺全国文明城市称号的一大原因。 在节目中,率先登场的是一棵(yīkē)造型奇特且“最会劈叉”的榕树。据悉,这棵榕树位于乌山风景区,因万千气根垂落后(luòhòu)织就天然门帘而得名“门帘榕”,如今已是景区的标志性(biāozhìxìng)景观。 随后登场的是寿岩榕(shòuyánróng)。它位于于山风景区,呈榕岩相抱的样子。相传,清道光(qīngdàoguāng)十六年(1836),有人在此大摆筵席为此榕祝寿,并在岩壁上刻(shàngkè)上字径2.22米的行书“寿”字,榕树由此得名寿岩榕。 “中国塔榕”位于马尾,与罗星塔相守百年。相传一两百年前,外国船舶行驶到马尾外海时(shí),远远望见一座(yīzuò)塔屹立山顶,船员便会欢呼(huānhū)道:“China Tower(中国塔)。”他们口中的(de)塔便是闻名中外的罗星塔。这棵古榕因生长在塔旁,所以被称为(chēngwéi)“中国塔榕”,是福州十大古榕之一。 乌山风景区的(de)“门帘榕”。 节目还介绍了两棵慢慢(mànmàn)合长在一起,在小巷上演“恩爱(ēnài)现场(xiànchǎng)”的(de)“双抛合抱榕”。相传,古时一对恋人发誓结为夫妇,但未能如愿,因反对封建礼教,从双抛桥上双双投河。两人死后,河两岸长出两棵榕树,枝条(zhītiáo)渐渐伸向对岸,最终合抱在一起。虽然只是传说,但“合抱榕”的奇特景观让它们被称为最会“秀恩爱”的古榕,并成为不少青年(qīngnián)男女见证爱情的打卡地。 福州还有诸多造型独特的榕树。在三坊七巷,一棵榕树因形状像爱心,得名(démíng)“爱心树”。这棵树还被人民日报、环球网等(děng)多家(duōjiā)媒体关注,多次登上微博同城热搜。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有一棵古榕,相传(xiāngchuán)为张伯玉倡导植榕时所(suǒ)栽,树龄近(jìn)千年。它的树围直径约10米,需6人合抱,树高约20米,冠幅达1330平方米,树下可容纳千人乘凉。 南门兜也有一棵古榕。在修建(xiūjiàn)地铁1号线、2号线换乘站时,为(wèi)保护这棵“地标榕”,福州甚至让地铁“为树绕路”。 华林路的环岛(huándǎo)古榕,相传是北宋修建华林寺时(shí)所种植,1986年道路拓宽时被移至环岛中心。如今,这棵环岛古榕依旧屹立在华林路的道路中,犹如一把巨型(jùxíng)绿色大伞。 “风华团”走进三坊七巷(sānfāngqīxiàng)。视频截图 一条中轴线,读懂(dúdǒng)福州(fúzhōu)城。“风华团”成员来到三坊七巷的“爱心树”打卡(dǎkǎ),在中轴线文化之旅中,读懂福州的“根与魂”。“风华团”在此兵分两路,朱广权、王文奎一队(yīduì)探访古建守护路线;张舒越、刘涛与导游郑宪一队探访文化活化路线。 在福州方言中,“古厝”泛指古建筑,古厝云集(yúnjí)的三坊七巷,从城市规划、建筑技艺到(dào)人文(rénwén)历史,全方位展现了明清时期中国东南地区的文化内涵。 如今,城市考古以及“无人机倾斜摄影+三维激光扫描仪”等(děng)技术,对三坊七巷(sānfāngqīxiàng)古厝进行非接触式(jiēchùshì)、全覆盖的实景三维建模,修复改造实现“毫米级”记录、数字化存档,体现了从“抢救性保护”到“预防性(yùfángxìng)保护”的思维转型(zhuǎnxíng);古有防火墙,今有“火焰蓝”,三坊七巷消防救援站竖起智能防火墙,创下连续14年(nián)“零火灾”、35年无重大火情的安全纪录。 主持人朱广权说(shuō):“不管哪三坊哪七巷,都有文脉荡漾,而且还有经典(jīngdiǎn)传唱,历史在这里(zhèlǐ)酝酿,生活在这里滚烫,来到福州的必打卡地,这里当仁不让!” 节目中,刘涛与张舒越头戴福州传统头饰“三条簪”,身着中国传统服饰驻足南后街爱心树下,漫步古香古色的坊巷间(xiàngjiān)。这一组走入(zǒurù)三坊七巷的名人故居,听着金牌(jīnpái)导游讲述“古厝轶闻”。 在(zài)林觉民故居,“风华团”成员细细观看故居里的展陈,感受《与妻书》中林觉民对妻子的深情和(hé)对处于水深火热中的祖国深沉的爱;在水榭戏台里,大家一边品茗,一边观看《大宴水榭》沉浸(chénjìn)式剧目(jùmù),以年轻人喜爱的方式感受古厝文化,不仅能看到国风满满的灯笼舞柔美与气势兼具的打燕舞,还能品一品经典闽剧《荔枝(lìzhī)换绛桃》。 此外,“风华团”还(hái)走进福州的多个特色地标与(yǔ)文化场景,深度探寻(tànxún)这座(zhèzuò)城市的独特魅力,收获满满福气:他们漫步于千里福道之上,感受(gǎnshòu)这条串联山、水、人、城的城市绿廊所带来的宁静与生机,见证中国钢架悬空栈道的创新设计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;他们悠游(yōuyóu)于福州内河之间,体验“悠游福舟”的惬意,从福州西湖到白马河,一路领略“水脉(shuǐmài)即商脉”的历史传奇,感受全国首创城区水系联排联调中心所展现的智慧治水之道;他们走进桂溪(guìxī)社区(shèqū),品味“两岸福缘”的温馨与和谐,在两岸社区交流中心参与美食日(rì)活动,感受台胞在榕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,见证两岸同胞血脉相连、携手共进的深厚(shēnhòu)情谊;他们探访中国船政文化园区,在“扬帆福船”的壮阔中,回顾船政百年来的辉煌历程,感受福船所承载(chéngzài)的中国人“向海而歌”的豪情壮志。(记者 陈木易 管澍/文 林双伟 石美祥/摄)
《城市风华录》福州篇播出 央视“风华团”来榕享福气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